上海迪士尼要涨价,美国迪士尼要裁员     DATE: 2023-09-23 12:00:49

原标题 :上海迪士尼要涨价 ,上海士尼美国迪士尼要裁员

如果仅仅看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迪士人气,很难理解迪士尼将在全球裁员7000人的尼涨决定。

美东时间2月8日,价美迪士尼披露了2023财年一季度财报,国迪同时还宣布 ,上海士尼将在全球裁员7000人,迪士约占其员工总数的尼涨3% 。

但旗下的价美主题乐园其实迎来了报复性消费。今年春节长假 ,国迪上海迪士尼再次人气爆棚。上海士尼最热门的迪士飞越地平线项目,等候时间长达4小时;七个小矮人矿山车项目,尼涨需排队2小时以上 。价美

而且 ,国迪乐园门票又要涨价了 。

上海迪士尼乐园将于2023年6月23日起上涨门票 。其中,最便宜的常规日门票价格由435元涨为475元 ,涵盖大部分平日和部分周末。最贵的特别高峰日门票价格则由769元涨为799元,涵盖部分中国法定节假日放假和调休期间 、乐园特别活动日以及夏季部分日期。

这是上海迪士尼乐园自2016年成立以来的第四次涨价。在开园之初,上海迪士尼乐园实行的是两级定价体系 ,平日门票370元 、高峰门票499元。现在则有四种门票体系,同时还有尊享卡 、早享卡 、乐拍通、礼宾服务等多种付费服务 。

涨价 ,其实一直是迪士尼增收的手段之一。

2023年2月1日  ,上海迪士尼乐园内正在进行冬季主题花车巡游 ,游客们热情互动。

涨价  ,是疫情后的主要变革之一

创立于1923年的华特迪士尼公司 ,将迎来公司成立100周年。

百年之际 ,迪士尼已是媒体与娱乐业巨头,但也迎来转型的多重挑战。

从财报来看,2023财年一季度,迪士尼总营收为235.1亿美元 ,同比增长8%,增速为近一年来的季度新低。持续经营净利润12.8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迪士尼利润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主题公园业务。一季度,迪士尼主题公园体验和产品业务线营收87.4亿美元 ,同比增长21%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25%。相较之下,迪士尼重金押注的流媒体业务则面临大幅亏损。依靠流媒体订阅的业务一季度运营亏损达到10.5亿美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了一倍多。

迪士尼旗下的流媒体品牌主要是Disney+、ESPN+和Hulu,其中Disney+首次出现订阅下滑。截至2022年12月31日,Disney+全球订阅用户约1.6亿人,下降了1%。

自2019年Disney+推出以来,迪士尼流媒体业务已亏损超90.5亿美元 。降本增效将成为迪士尼2023年的关键词 。在裁员以外 ,迪士尼还计划在财年内削减55亿美元成本。

这也波及到了迪士尼最赚钱的主题乐园业务板块 。首席财务官麦卡锡还表示 ,迪士尼世界和迪士尼乐园的投资预算将减少7亿美元。

主题公园及消费品收入 ,一直是迪士尼的 基石业务  ,贡献了绝大部分利润。在疫情时期 ,迪士尼主题公园曾一度面临亏损,但随着疫情恢复 ,其收入持续增加,而这离不开门票及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 。

迪士尼门票及服务体系涨价是疫情后的主要变革之一。

2020年 ,时任CEO的查佩克推出线上预订系统 ,将此前的免费排队服务取消,引入了Genie+和Lightning Lane两种付费快速排队服务 。在上海迪士尼乐园  ,则是尊享卡服务,即对于特定的项目 ,付费则可免排队 ,例如飞越地平线项目,免排队付费价格为180元 。

在查佩克的改革下,迪士尼乐园门票 、酒店客房及园内消费均有所上涨。但迪士尼主题公园业绩不降反涨 。

2021年年末 ,迪士尼财报显示 ,与上一年相比 ,美国本土迪士尼公园的游客人数下降了17%,但人均消费却大幅增长 。不过,涨价若不能提升相应的服务,也会伤害游客的体验 。此前有美国媒体报道 ,当地游客反映 ,与疫情前相比 ,迪士尼公园门票价格变高 ,服务、餐饮质量却没有提升,整体体验变差 。

涨价背后的技巧

一般来说 ,迪士尼公园门票上涨是由于新项目或新活动的推出 。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告诉记者 ,主题公园的门票定价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 :一是其所在的城市与区域,二是品牌的知名度和项目的质量 ,三是公园的规模。以上海迪士尼为例,由于处于上海,其消费水平、经营成本也相对较高。从品牌和项目来说,上海迪士尼自2016年开园 ,项目内容不断扩充  ,投入和管理成本增加,也需要对票价进行调整 。此外,林焕杰认为,票价调整还有调节客流的作用 。

旅游咨询机构合伙人李海强告诉记者 ,迪士尼门票上涨有多方面因素  ,一方面是疫情恢复后,旅游需求过于旺盛,供需关系失衡下,主题公园有提高票价的意愿  。全球其他地区的迪士尼主题公园恢复较早,上海迪士尼公园也需要在疫情后积极运营 ,带动收入。

另一方面,价格变动一般都在旺季或新的项目来临之前 。公开消息称,上海迪士尼建设中的疯狂动物城乐园将于今年面世 ,收回新增景点的投资成本是其门票涨价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迪士尼在调节门票节奏上,也采取了精细的运营方式 。门票并非立刻调节,而是在6月才开始执行,这也可以吸引一批游客在涨价前游玩或提前购票。林焕杰说,实际执行后 ,也可能会给予旅行社等渠道优惠,对票价进行调节 。

不过 ,林焕杰认为  ,提升门票要有客观的判断和合理的分析 ,也要提升相应的体验  。三年疫情过去 ,游客会更加挑剔  ,对品质的要求更高 。林焕杰说  ,以前是常态化体验  ,现在则需要有更多的吸引力 。

迪斯尼每季 、每月都会推出新活动,例如园区的布局 、花车巡游和烟花的布置,都会随着整体的主题变化  ,以此吸引游客。迪士尼的恢复也是主题公园中比较好的 。

李海强认为  ,相比大多主题公园而言,迪士尼由于其文化IP的成功,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已经根深蒂固 。迪士尼体验的不仅是具体的项目 ,还有园区的氛围,对于年轻人来说  ,它象征着浪漫和幸福 ,所以会有人选择在迪士尼求婚、办婚礼 。

主题乐园迎来全面复苏了?

迪士尼的内容IP,并不是一朝一夕打造而成的。1957年 ,迪士尼集团创始人华特·迪士尼就制定了迪士尼飞轮蓝图 。

迪士尼飞轮是以迪士尼工作室为核心的运作模式 ,通过迪士尼工作室的创意出品,将其转变为漫画 、电影、音乐、出版物 、迪士尼乐园等各种商业形态  ,使其成为高转速的飞轮,依靠惯性就能带动整个体系稳定运作下去。

近两年爆火的玲娜贝尔也是迪士尼IP长期积淀的成果。李海强说  ,玲娜贝尔属于迪士尼所运营的达菲家族  ,在玲娜贝尔爆火前就长期运作 ,其中的星黛露也是销售明星 ,上海迪士尼乐园曾表示  ,如果将度假区售出星黛露主题的商品叠加起来,其总高度相对于119座珠穆朗玛峰。

玲娜贝尔爆火后 ,迪士尼还对玲娜贝尔系列玩偶作出限购要求。购买玲娜贝尔和星黛露玩偶要凭借入园门票抽签 ,一签一票 ,如果成功中签 ,则可以购买玲娜贝儿系列商品  ,每款限购两件。

周边商品销售收入是迪士尼公园的重要部分。2021财报显示,迪士尼公园全球授权商品零售收入超52亿美元,超过主题公园门票(38.5亿美元)和商品与餐饮收入(33亿美元) 。据李海强统计,去掉授权商品零售收入 ,门票占主题公园板块的收入比例大约为34%。

不过 ,在中国,二次消费的占比并没有那么高 ,林焕杰的研究中,全球迪士尼乐园的门票与二次消费的比例约为3:7,即30%是门票 ,70%是二次消费 。但在中国 ,上海迪士尼二次消费的比例不到60% 。

尽管不断涨价,但迪士尼仍然有大批受众愿意买单  。今年春节期间,迪士尼等主题公园客流大幅增加 。根据公开数据,迪士尼最高单日人流量超7万人 。迪士尼的品质、服务和区域决定 ,有大部分老客户可以接受,也有一批新的客户愿意加入 ,涨价对迪士尼的客流量会有一定影响  ,但影响也比较小  。

主题公园全面复苏了吗 ?林焕杰分析,春节期间的火爆更多是疫情后旅游需求的释放 。从主题公园的平均恢复情况来说 ,目前可能恢复到2019年的60%左右。林焕杰说,要判断是否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一方面取决于其常态化运营情况 ,另一方面则是投资情况 。

春节期间暴增只是复苏的起点 ,其他节假日以及非节假日的运营情况 ,才能观察常态化运营的复苏水平。林焕杰说,从投资来说 ,主题公园是否有隐性投资、有国内外新项目出现 ,也是判断标准之一 。整个文旅行业主题公园的恢复仍需要时间,旅游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是刚需 ,复苏还要依靠社会消费能力的提升 。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