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价松动,行业喘息     DATE: 2023-09-23 13:17:26

原标题:锂价松动,行业喘息行业喘息

打开凤凰新闻 ,锂价松动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雅洁 去年11月还在国际市场上疯狂抢矿的锂价松动锂矿企业主突然放缓脚步 ,因为其中一些人已经察觉到堆得高高的行业喘息锂价 ,出现松动了。锂价松动

作为动力电池的锂价松动重要原材料,从2021年开始,行业喘息锂价格在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锂价松动推动下 ,一度进入史诗级别的锂价松动上涨,一年内上涨超过10倍。行业喘息

但是锂价松动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锂价松动锂价出现松动 ,行业喘息在2023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锂价松动2023年碳酸锂价格已经累计下滑超过10% ,锂价松动距离2022年高点,下降幅度则超过20%。

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资源,锂矿—碳酸锂—正极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构成了围绕锂原料的整个链条 ,而碳酸锂的价格,则是产业链条上最具代表性的风向标 ,在动力电池中 ,碳酸锂的成本占比达到50%左右。

在过去持续一年时间中,高企的锂价将整个产业链的利润空间绷到极致,一些下游的新能源车企甚至难以从去年销量的大幅中获得利润 ,不得已挺进上游,尝试控制锂矿资源 ,以降低成本 。

如今,锂价松动,整个产业链的利润格局也在出现变化 。

一家国内生产碳酸锂企业的董事长表示,自己的企业利润已经出现了下降 ,从去年的70%-80%的利润率,下降到了最新的60%左右。

而这家企业的客户,一家新能源电池及正极材料生产企业 ,则由于碳酸锂价格的降低,实现了10%左右的成本降幅 ,但这家企业并没有给下游进一步降价 。

与锂电池、锂矿相关的头部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也出现一定波动。2月份以来,宁德时代累跌近9%;至2月17日  ,天齐锂业7日内股价下跌8.72%;中矿资源(002738)5日内股价下跌4.72%。

新能源汽车是整个锂链条的产业最终买单人 ,一家汽车企业的新能源业务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目前无论是从采购电池的价格,还是销售终端的价格,都还没有出现剧烈的变化 。从周期上看,要等一季度的完整数据出来 ,才好做出更长期乃至全年形势的预判 。

在一家大型汽车集团人士看来,碳酸锂价格的降低固然能够降低整个产业成本,为下游新能源汽车带来利好;但在其看来 ,这一轮降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受到1月国内新能源销售下滑所带来的需求下降所致 。

在该人士看来,如果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触底反弹,仍保持高速增长  ,那短期碳酸锂价格也有较大概率掉头向上 。在中长期上,该人士预计碳酸锂价格将回落到30万元/吨左右。

博弈

面对碳酸锂价格的下行 ,产业链条上的中国企业主们 ,有着异常敏锐的市场嗅觉 。

早在2023年1月的时候 ,上述身处国外的锂矿开采企业主就曾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暴利不会持续太久,下行是迟早的事情。

上述新能源电池及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副总经理举例表示 ,2022年11月初时 ,原材料锂矿就已占到整个电池生产接近40%的成本,非常不合理 ,加上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在2022年底画上句号,我们认定,碳酸锂的价格肯定要下跌 。

事实证明了他的预判。进入2022年12月 ,碳酸锂价格出现持续下跌 ,在持续三个月的时间中,碳酸锂价格逐步下降,上海钢联2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继续下跌0.35万元/吨至44.55万元/吨 。

锂价格的下跌,也牵动了产业链上企业的采购等环节 。上述新能源电池及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副总经理在最近的原材料采购中采取小步快跑的手法,小心翼翼地进行操作 ,因为在他看来 ,假如一次性囤太多货 ,今天刚买完原材料 ,第二天价格又下跌  ,或者再上涨,对自己的企业成本付出,都是不利 。

在上述新能源车企人士看来  ,随着碳酸锂价格的下行 ,其所在的汽车企业作为采购方和主机厂,更强调一种稳定,比如该企业的采购计划 、全年预算 ,包括终端售价的敲定,这都是一环扣一环的一系列的动作 。

他说:如果上游价格持续大幅起落的话,对于整车厂,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还是比较被动的 ,因为终端价格 、产品收益等都要调整,还是挺麻烦的 ,整个流程也比较长 。所以我们还是希望通过和上游的电池企业,或者再往上游的矿产资源企业都展开合作探讨,实现共赢 ,共同把资源价格维持在一定的稳定区间内。

在该新能源汽车人士看来 ,如果3月持续降价 ,此轮碳酸锂价格的下降最快会在第二季度表现出来 。价格是否会最终蔓延至整车的销售,今年二季度究竟要不要随着上游价格来调整终端售价,一是看上游采购价格是否下降,二是看市场的竞争对手有没有跟随的表现 ,同时还要看自身的产品收益是否能接受等综合因素 ,才能做出进一步的预判。

他说 :终端售价影响因素还是蛮多的 ,不仅仅是上游材料采购来决定的,它只是其中一方面。

冲击

碳酸锂及氢氧化锂等锂盐是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原料,其产业链为锂矿-锂盐-正极材料-动力电池-下游整车厂-终端消费者。据行业机构测算 ,每1GWh电池碳酸锂平均用量约为570吨,可搭载约2万辆纯电动汽车,平均单车碳酸锂用量约28.5kg 。

从成本上来看,碳酸锂的成本,在新能源电池中占比50%左右。据上述汽车集团人士测算 ,当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至超过50万元/吨时 ,对应单车锂资源成本接近15000元 ,极大地影响下游整车的生产制造成本。

对于现阶段价格下行波动的原因,上述身处国外的锂矿开采企业主将此表述成主要还是供需决定的市场价格,更进一步分析碳酸锂的价格形成演变 ,上述锂矿专家表示,从供需来看,2022年,供应端的很多生产方出不了货 ,量上不去,后端企业又急需,由此导致价格疯狂上涨 ,一路飙升涨到58万元 ,期货价62万元 。

加上当时的疫情影响 ,国外锂矿资源进入国内的审批程序比较繁琐 ,澳大利亚和南美的相关矿产都难以进入中国 。同时 ,国内的雨季北移,青海等区域的盐湖锂晾晒受阻,提量亦受阻。随后雨带后移,四川等地开始限电,进一步制约了四川产能的释放 ,由此叠加,全国范围内的锂矿供应便呈现出相对紧张的状态。

随着疫情放开 ,2022年在建的行业内企业开始慢慢释放产能 ,国外包括非洲等地的矿石也涌入中国,供应端的货源逐渐充足 ,矿石价格随即下降,与其相关的矿石加工成本也在下降  ,碳酸锂的价格亦随之下降,最终表现出如今的市场价格 。

上述汽车企业新能源业务的负责人还表示 ,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来看  ,环比其实是下降的 。也就是说  ,需求端其实在下降。

基于此,市场的供需直接导致了碳酸锂价格的现阶段下行。

据中汽协统计 ,2023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42.5万辆和40.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6.6%和49.9% ,同比分别下降6.9%和6.3% 。

上述锂矿专家认为 ,碳酸锂价格的太大波动对市场以及整个行业来说都不太好。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 ,还是需要一个稳定的市场。

他说 :现在整个矿源规模一旦起来 ,价格将会趋于稳定和合理,等到稳定合理之后 ,市场上的整个行业也会合理一点  。毕竟去年的价格确实偏高,给正极材料 、电解液行业和终端企业带来的风险和压力都很大  ,未来这些企业应该能缓口气 。

一家央企新能源院的院长则认为 ,碳酸锂价格的下行,将有利于新能源电池项目的推进 。他说 :现在新能源项目现在的收益率都是相对比较低 ,设备价格下降 ,当然有利于项目发展。

不过,新能源电池项目的上游企业 ,一家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却对记者表示自己感觉更悲观 ,表面上看来价格下行对他们是有利的 ,因为降低了成本,但是  ,他们的产品市场价也会随之降低,所以是否有利还要另说。

洗牌

一家去年从事锂矿二手倒卖的企业人士,已经因为掉价,贸易商风险增加 ,利润率的降低,转型做了开矿。他说:因为开矿成本就是那个成本 ,生存空间大,不怕倒,更何况锂矿这个整个的市场都不会倒,国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一直在,市场缺口还是很大的。

上述锂矿专家补充道  ,去年兴起的一批行业内投机为主的金融机构,也会逐渐被淘汰。他分析表示 ,当整个市场趋于稳定 ,如果你的产品还没有稳定下来,市场没拿到 ,品牌也没拿到,肯定是会被洗掉的,毕竟整个窗口期就是这几年,如果这几年还在单纯追风,玩金融圈钱肯定不行,因为这不代表真正地介入这个行业 ,过了风口期就会被洗牌。

该锂矿专家建议 ,未来相关企业,首先要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更新,同时要控制成本  ,才能在这个产业链条里优先存活下来。

对此,上述生产碳酸锂的企业董事长已经有所体会 。在他眼中,碳酸锂价格下行对整个产业链是正向的一个作用,可能短期内会带来一些企业的退出 ,但是具体到产业链条上长期来讲,对整个产业链将会起到比较好的积极效果。

为了巩固其所处的市场和行业地位不被行业淘汰 ,他透露,2023年 ,他将继续加大碳酸锂项目的投资 ,比如在江西再分别新上一个2万吨和一个3万吨的锂盐项目 。

上述锂矿专家对于未来的利益格局的预判则是,原来所有的利润都集中在矿端 ,矿采企业利润都很高 ,对比来看,在那么火热的市场下  ,一些新能源汽车的利润报表却是趋亏的。未来当价格趋于合理时,就会有利益的重新分配,正极材料有的赚 ,后面的电池企业 、新能源汽车企业也会有的赚。

对于下一步的碳酸锂价格走势 ,上述新能源电池及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副总经理认为 ,降到20万元-30万元之间比较合理  ,这能占到新能源电池成本的10%左右 ,是比较合理的成本占比 ,原来占到7% 、8%,但是现在行业火爆了,想要再降到7%、8%不太可能 ,估计降到10%-15%左右即可 。

上述生产碳酸锂的企业董事长则预判,从锂矿的开采、碳酸锂的生产 ,以及相关合理的利润分析来看,未来维持在12万元-20万元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不过他说 :即便是这个价位 ,其实还是一个高位 ,今年碳酸锂,乃至整个锂盐市场的走势,一个还是要看需求,另一个要看资源 ,第三个要看储能的量。

据其预测,2023年电网储能预估会实现比较大的增量,不过,这一块的技术路线未来到底会怎么选,是否会用磷酸铁锂电池用于大规模储能 ,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与上述正极材料生产企业感觉更悲观不同的是 ,产业链下游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负责人表示,价格也不一定一直下跌,过段时间又涨回去了也是有可能的 。

此前 ,上述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了应对碳酸锂价格上涨的冲击,向上游进行了布局 。最近,该汽车企业与国内一家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龙头民企合作 ,在江西成立了电池公司,准备就电池制造中的电芯制造发力 。同时还和国内另一家排名全球前列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以及央企展开合作。

他说:我们看待这件事情是一种平常心,总之对于未来的变数 ,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